上周,我又向一位朋友长篇大论地谈论了作为一个人的困难。 校队 剑桥艺术作家。为了再次不得不忍受这场咆哮,他们微笑着背诵了一句我以前从未听过的警句:“离剑桥最近的文化是伦敦”。我微微吃了一惊。就好像,走过古老的鹅卵石路,穿过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学院回廊,我无法理解这座城市文化的缺失。
“我错误地认为大学的历史就是它的文化的代名词”
剑桥是一个传奇且独一无二的地方,我原以为这与其文化直接相关。谁能责怪我?走过圣约翰教堂的前门,看到福音传教士约翰俯视着你,或者坐在基督教堂四百年历史的桑树丛旁,都是从弥尔顿到纳博科夫的光辉传统的一部分,坦率地说, ,压力很大。但这样想就犯了一种类别错误。我错误地认为大学的历史就是它的文化的代名词。我们的历史只是我们可以称之为剑桥的一个方面。我们或许会满怀深情地回望大学校友的辉煌,但难道这本身并不构成一种“文化”吗?
“文化”一词的根源是农业。爱德华·S·凯西(Edward S. Casey)写道,“要有文化,拥有一种文化,就是居住在一个足够密集的地方来培养它——对它负责,回应它,关心它”。我们应该问,剑桥此时此刻正在培养什么?
思考这个问题很快就会变成一种愤世嫉俗的行为。想象普通的剑桥学生,很容易让人想起复活节学期灯光昏暗的大学图书馆,里面挤满了疲惫虚弱的学生。每个学年结束时,每一届毕业生都是剑桥文化的一种收获。这样,我们可以将剑桥大学比作一个蘑菇农场。就像蘑菇一样,期末考试的学生生活在黑暗中,以任何他们能得到的东西为食。或许,虽然收获丰硕,但我们所耕耘的却有些憔悴。虽然这太过愤世嫉俗,不太现实,但当我们想象现代剑桥文化是什么样子时,记住这一点很重要。
“鼻子不是用来磨刀石的,你也不是你的学位”
最近,这本受人尊敬的出版物的作者撰写了一些文章,询问我们缺乏文化的问题。作家们问:“剑桥小说在哪里?”当我们嫉妒地读沃的书时 故园重访 超过牛津大学本科生的肩膀。现在有几篇文章试图找出“剑桥乐队场景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大学里从来没有一支真正伟大的乐队?显然,人们觉得大学内部存在某种文化缺失。这个机构不再是训练精选精英加入神职人员的地方,而是为那些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人提供的多声音空间。
毫无疑问,维基百科上的著名剑桥校友名单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增长,但我们应该记住,我们到底希望离开这个地方。这里的学生所完成的工作质量和数量令人难以置信,有时似乎是以培养大学及其成员真正被铭记的生活方式为代价的。
这个结论性的寓意颇具说教意味。事实上,培养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一件简单而乏味的事情。改变你的风景,在早晨散步时戴上耳机,拿起乐器,去看一场戏剧——鼻子不是用来磨刀石的,你也不是你的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