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在阅读了一些存在主义哲学后一直在思考人生,或者冬季忧郁刚刚袭来。不管怎样,让我们探索一些预测世界末日的理论。我将忽略人为灾难,例如毁灭性的核冬天或人工智能起义,而专注于我们灭亡的潜在宇宙原因。
失控的温室效应
数十亿年前,我们最近的邻居金星可能与早期地球相似,拥有巨大的液态水海洋和晴朗的天空。然而,随着太阳老化,它变得越来越亮,导致这些海洋开始沸腾。然后水蒸气就像毯子一样,将热量困在金星大气层中,导致进一步变暖。一旦海洋完全干涸,曾经润滑金星板块的水就消失了。板块的运动停止了,通过这个过程储存在行星深处的碳反而被释放到大气中,使行星更加加热。结果是一颗表面温度约为 400°C 的红热行星,天空中弥漫着硫酸云。
“地球轨道也会因摩擦力而收缩,导致被太阳吞没”
好消息是,即使在最悲观的情况下,大多数行星科学家也不相信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会导致失控的温室效应。然而,坏消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太阳仍然变得越来越亮,因此在几亿年后,我们可能会走向与我们的姐妹行星相同的命运。
被太阳吃掉了
如果我们能在失控的温室效应中幸存下来,那么在大约 50 亿年的时间里,太阳将耗尽其核心的氢供应,而太阳在核聚变过程中用氢来为自己提供动力。相反,太阳外层中剩余的氢将开始进行核聚变,导致太阳膨胀到目前大小的 256 倍,并且变得更加明亮。地球轨道也会因摩擦力而缩小,导致它在76亿年后被太阳吞没。
大冰冻
如果我们奇迹般地避免了太阳深处的炽热命运,那么我们就假设我们会没事,直到整个宇宙最终终结。 “大冻结”假说,也称为宇宙热寂,预测宇宙最终将完全静止,就像随机分布的物质汤一样。
这个理论来自我们对宇宙不断膨胀的观察,以及热力学定律。想象一下制作一个沙堡:为了将沙粒排列成所需的形状,你需要投入能量。然而,一旦你离开你的沙堡,风和海浪就会随机排列沙粒。沙子回归随机排列的趋势只是因为看起来像随机斑点的沙子排列比看起来像沙堡的沙子排列多得多。
随着粒子距离越来越远,重力和其他自然力的强度会减弱,最终它们不足以克服粒子随机移动的趋势。当粒子相互碰撞时,这种随机运动将全部转化为热量,而宇宙将由静止、孤独的粒子组成,永远冷却。
大啜饮
不太被接受但也许更有趣的假设之一是“大吸食”。这依赖于对希格斯场的理解,希格斯场是一种遍布整个宇宙并承载着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的力场。为了使空间稳定,希格斯场的能量必须在空间真空中处于尽可能低的值。
“如果存在可能较低的能量,整个宇宙的能量可能会通过量子效应下降”
然而,如果存在可能较低的能量,整个宇宙的能量可能会通过量子效应下降。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切都将失败。有人说,引力常数等基本常数的值会发生变化,使引力变得更强,引发宇宙的崩溃,甚至毁灭宇宙中的所有物质。
幸运的是,这些现象距离数百万年之遥,因此您可以放心,因为您知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人类而不是宇宙手中!哦,等等……